问题解答
交流合作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管理交流 > 正文

论如何提高地质技术人员专业水平

来源: 地勘院
发布时间:2021-03-29
浏览:
       摘要:地质勘查行业属技术密集型行业,地质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地质成果的质量。本文从分析地质行业工作特点入手,本着提高地质工作成果质量为目的,以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为目标,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学习和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地质科学传入中国到现在,我国地质科学得到了长足发展。从李四光地质力学指导下的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到现在1:5万建造构造填图;从原始的纯手工制图到现在的计算机GIS系统制图和三维数字矿山系统,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于地质科学;从前苏联的资源储量分类到2020年的与世界主流分类完全接轨;从前苏联引进的部分地质规范到现今专业门类齐全、矿种逐渐齐全的现行规范等等,都有着不可言喻的巨大变化。但是地质勘查行业属技术密集型行业,要完成一项地质调查工作或矿产勘查项目,提交高质量的地质技术成果,都离不开各类专业的强力支持。可是全国地质技术人员基本功普遍退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如何提高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满足现代地质工作需要和提高地质成果质量,是每一个地质科研、生产单位和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地质行业工作的特点
       地质工作是一项以野外作业为主的工作,地质人员多在荒无人烟的高原戈壁和深山老林进行找矿勘查工作,不但长年野外作业,而且工作流动性大、分散性大、劳动强度大,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同时工作环境的危险性高,易患职业病,成为我国最艰苦的行业之一。另外还存在诸如家庭子女照顾不周、婚姻问题解决困难、行业地位不高等诸多问题。
       地质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有资源保障和服务社会两个方面,它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其产品也有特殊性,它不仅仅是物质生产活动,提交资源储量,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总结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以科研成果指导生产工作,提交地质报告。地质工作是一项兼俱生产与科研的基础性的工作。
       地质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这个行业以需要扎实的多门类、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为行业特征。比如要完成一项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要进行遥感地质解译、磁法测量、电法测量、地球化学测量、地质测量、工程测量,槽探施工、采样化验等工作,就需要地质专业、物探专业、化探专业、遥感专业、测量专业和化验专业技术人员来共同完成。如果要完成一项矿产勘查工作,同样需要进行磁法测量、电法测量、地球化学测量、地质测量、工程测量、槽探施工、坑探施工、钻探施工、采样化验、水文地质测量、工程地质测量、环境地质测量、矿石选冶试验、技术经济评价等工作,就需要地质专业、物探专业、化探专业、测量专业、坑探、钻探、采选、化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财会专业人员来共同完成。特别是以地质专业为统领,地质技术负责人要了解其他相关专业的理论技术知识。
       地质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不像写散文、写诗歌可以尽情地发挥,而是在一系列不同规范、规程和规定的全过程约束下进行的。比如完成一项铜矿勘查工作,首先要执行《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项目勘查设计的编写格式按《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要求进行,其中各项工作的设计执行相关规范,经费预算执行《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标准(2011)》或《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野外施工阶段,钻探工作执行《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槽探、浅井、平硐、井巷工程执行《地质勘查坑探规程》,水工环工作执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测量工作执行《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地质测量和编录工作执行《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技术要求》和《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图件规范格式》等;地质报告编写执行《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等规范。另外,野外岩定名要执行《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和《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对共伴生矿产还要按《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要求进行,所有工作要符合《固体矿产资源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的要求。
       2、地质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地质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危险性,以及社会地位低、收入不高,加之地质工作人员生活的、社会的诸多困难,造成工作人员的稳定性差,工作积极性不高,理论学习和技能提高的热情不高,导致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低、提高慢。
       地质行业技术人员老中青三代结构比例失调,导致地质单位专业技术、工作经验接续中断,造成作为工作主力的年轻一代基础不牢固、经验少、基本功退化。我国从恢复高考到1993年是计划经济体制,地质院校招生数量少,生源文化基础好,院校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毕业生理论水平扎实、动手能力强,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地质人才。1993年至2005年前后是市场经济初期至发展阶段,也是全国地质行业的低迷期,地质单位项目不足,对院校毕业生需求少,大多院校停办地质采矿专业。即使有地质专业,招收的大学生极少,要么去科研单位,要么转行,地质单位招不到人,造成地质技术人员断档。2005年前后,随着国际金属价格的不断走高,吸引了大批资金涌入采矿业,开采矿山数量急剧上升,造成地质、采矿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地质类院校开始恢复地质、采矿专业,招收了大量大学生。但是搁置了十几年的地矿类专业,教师师资短缺,专业课程设置比以前要少,学习深度相较要浅,也导致毕业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不及以往的毕业生。大量毕业生招聘到地质单位后,由于技术人员严重断档的原因,有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没有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长期实地指导工作和传授经验,造成年轻一代地质技术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技能水平不高。
       由于计划经济时代毕业生数量少,好多专业就没有技术人员,造成目前以地质为主,一枝独大,而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水工环缺人,甚至是无人的状况。但地质工作是多门类、多学科合作完成的工作,这就要求地质人员要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现状是本职做不到位,何谈其他专业。
       地质工作具有生产和科研并重的工作模式,既要完成设计工作量和资源储量预期成果目标,还要进行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的研究,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地质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才能保障提交高质量地质成果,并促进地勘单位长期稳定发展。但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有一种只顾完成工作任务,不重视成矿理论研究的现象。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必将导致个人技术能力难以提高,同时单位的发展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导致慢性衰退。
       繁多的各类地质规范是每一位从事地质工作的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的,它既是地质工作过程的行为标准,也是地质工作成果质量的衡量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提交高质量的合格成果,对于复杂的地质工作更是如此。目前,要完成一项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或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常用规范、规程在130个以上,要熟练掌握这些规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对参加工作5年内的地质技术人员难度不小。也普遍存在不学规范、不爱学规范,对地质规范掌握不到位的现象,这对目前的地质技术管理是一种挑战。
       3、提高地质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主要措施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为了给国家找到工业急需的矿产资源,老一辈地质人正是在这种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培养锻炼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觉悟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出了大公无私、忘我劳动、认真负责的优良品质,形成了一种行业精神,这就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地质矿产勘查是我国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行业,是我们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工作在野外一线的地质队员,因为长期生活在艰苦的环境当中,他们的思想更需要政治信仰和理想的指导,仍然需要“三光荣”精神,需要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政治思想教育,让年轻的地质队员明白“能力比职业重要,平台比个人重要”的道理,大力地发扬好、建设好企业文化,把单位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时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真正达到思想上愿意学、想学,行动上主动学,工作中结合实际学的良好氛围。
其次,建立能真正提高单位技术水平的激励机制。技术带头人制度是一个好制度,但要执行好、真正起到作用,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选什么样的人做技术带头人的问题。必须是在某一技术领域有技术特长、具权威性,确实能带动团队技术水平提高的人,而不是把有技术能力的排除在外,在矮子里面挑大个,起不到真正的带头作用。第二是带什么样的人、带多少人的问题。搞带头人制度绝不是搞培训,是要带动一个小团体共同在某一技术领域有所建树、有所提高,所以被带动的人也要具有较好的技术水平。第三是如何考评的问题,既然是激励机制,就要出成果,经过考评达到激励条件才能兑现承诺,而不是不讲成果只兑承诺。每人每年至少提交一篇技术论文是提高地质人员技术水平的好策略,可以提高地质人员分析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研究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的能力,从而提高勘查项目的综合研究水平和地质成果的质量。为提高地质人员发表论文的积极性,可以考虑一定的激励政策,比如报销版面费等。
       第三,坚持长期的、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和技术培训。针对地质单位地质人员专业基础不牢固、工作经验不足、技能水平不高和缺乏水工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专业人员的现状,开展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培训是普遍实行且经济高效的办法。从形式上可进行内部培训,也可参加外单位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前者具培训内容自定、参加人数多、费用低的特点。方式上应多样化、直观化和生动化,目的是易于理解和接受。普遍采用的是会议形式,优点是参加人数多,培训内容多而且费用低;缺点是不直观,培养不了动手能力。野外现场培训优点是真观,培养了实地动手能力;缺点是参加人数不宜多,培训效率低,而且费用高。召开不同项目部技术人员交流会的形式是一个比较好的形式,通过交流能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四,坚持野外地质项目标准化建设与标准化管理。地质项目实行标准化管理,一是贯彻 “组织精健、管理精细、经 营精益”三精管理思想,创建和谐文明、管理精细、社会尊重、创新引领的一流地勘单位。二是提高地勘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果质量,减少安全、质量、技术、法律、资金方面的风险。三是促进地勘项目野外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体系化、标准化、网络信息化。四是促进野外作业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五是保障地质勘查项目安全、优质、快速、高效、低成本地完成。六是提交高质量地质成果和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七是提升地勘单位对外品牌和形象,实现长期平稳高质量的发展。地勘项目标准化管理对提升地质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两个方面。技术管理坚持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是要认真研究和总结成矿规律,在地质规律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和施工;制度化是要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职责明确、管理到位,保证技术方法的正确实施;标准化就是地质技术工作要符合相关规范、规程、规定的要求。同时还要坚持技术创新,推广地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应用。在地质找矿和勘查工作中要综合应用遥感解译、化探、磁法、电法、放射性等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计算机、三维矿业软件等技术,重视成矿规律的研究和应用。执行好技术管理的原则和要求,能有效促进技术人员理论水平的提高和规范、规程、规定的掌握和应用。质量管理坚持“品质源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方针,始终坚持从源头抓起,从细节入手,严格按质量体系管理要求开展工作。严格检查、验收、评审程序,不放过任何一点质量缺陷,永远对质量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目标是不断创造精品工程,提交优质成果。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有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技术培训的要求,对实施的每项工作都要进行事前培训,事中查错改错和事后总结,不但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总结失败的教训,这样才能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4、结论
       地质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对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政府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规划部门和矿山企业提供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要充分认识到地质行业工作条件艰苦、专业性强、技术密集和兼俱生产与科研等行业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地质行业的热情不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低、老中青三代结构比例失调、年轻一代地质技术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技能水平不高、专业门类不全、重生产轻研究、规范掌握不到位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地质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要提高地质技术人员专业水平,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思想认识,让其爱岗敬业,乐于钻石。其次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技术人员学习理论、提高技能的热情和动力。再结合形式多样的技术交流和培训,常态化的论文发表,野外项目标准化管理等,建立起勤学习、肯钻研的良好氛围,确实达到提高地质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