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地质
测绘地理信息
岩土工程
地质环境
非金属矿业
实验测试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业务平台 > 正文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静宁县为例

来源: 测绘院
发布时间:2018-10-18
浏览: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快速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地矛盾、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尖锐。人口、工业化和城镇化三个高峰期的同时到来,更加剧了土地需求的矛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陡然增加,针对这些问题和人多地少的国情,如何高效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焦点和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建立集约利用土地规划指标体系,对静宁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现状进行评价,分析静宁县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静宁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集约用地目标及相关指标要求,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提出促进静宁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节约集约 技术方法 研究
  一、概述
  (一)节约集约用地内涵
  1、节约集约用地的涵义
  节约集约用地,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土地,以最小的土地成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需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2、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的联系
  节约用地主要是从保护土地资源的角度来说的,是指通过一些政策、措施或技术手段,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对具有自然价值的土地造成不可逆的消耗;集约用地主要是针对人类主动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言的,是指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措施,从而使土地利用效率达到一个合理水平的行为。节约用地强调用地效果,集约用地强调用地方式。集约用地是节约用地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节约用地还有其他更为广泛的措施选择。
  (二)静宁县节约集约用地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建立集约利用土地规划指标体系,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专题研究的潜力分析和评价结果,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集约用地目标及相关指标要求,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提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建议。
  二、静宁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一)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1、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评价
  目前国内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本研究主要依据国家及地方现行土地利用的相关标准,甘肃省现代化及土地利用各单项指标的实现值,理想值标准及专家认同标准。
  表 1 2009年静宁县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指标值 评价标准 评价依据 评价结果
农用地节约集约约束程度 农用地比重(%) 88.84 68.44 全国 高于全国
森林覆盖率(%) 24.06 24.56 全国 低于全国
未利用地比重(%) 5.09 28.23 全国 低于全国
土地垦殖率(%) 45.25 12.72 全国 高于全国
农用地节约集约约束程度 复种指数 1.30 1.06 甘肃省 高于全省
人均耕地(亩/人) 3.08 1.39 全国 高于全国
农民人均收入(元) 2327.62 5000.00 全国 低于全国
粮食单产(公斤/亩) 140 324.80 全国 低于全国
  (1)农用地节约集约约束程度较小
  农用地所占比例较高,未利用地所占比例较低,说明农用地后备资源不充足,可适当增强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4.06%,略低于全国24.56%的平均水平。
  (2)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较低
  2009年土地垦殖率为45.25%,约是全国平均水平12.72%的3.5倍;全县的复种指数为130%,稍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106%),反映土地开发程度和种植业发展程度都相对较高。人均耕地面积3.08亩,远高于全国水平(1.39亩/人)。综合以上指标分析,静宁县的农用地利用强度较高。
  2009年播种面积单产140公斤/亩,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24.80公斤/亩);全县2008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27.62元,相对于全国5000元的平均水平来说显著偏小。
  2009年农用地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7300万元,占GDP的39.31%,平均单位农用地面积与第一产业产值比率为0.35万元/公顷,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静宁县中、低山地区的自然条件与川区条件相差不大,因而仍有潜力可挖。通过充分利用县内丰富的光、热、水、气资源,实行内涵型深度开发,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革耕作制度,因地制宜地加大间作、套种面积,复种指数是可以大大提高的,从而极大提高全县耕地的开发利用潜力。
  2、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动态变化
  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动态变化主要考察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主要选用地均劳力投入、单位农用地化肥施用量、人均耕地、播种面积单产、农民人均收入以及单位农用地第一产业值等反映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的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获取的近几年土地变更统计、统计年鉴等数据,分别计算各评价指标值,可以得到农用地利用变化情况。
  表2 静宁县历年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表
年份 农用地投入程度 农用地利用强度
单位农用地农业
机械动力
土地垦殖率 复种指数 人均耕地 有效灌溉率
千瓦/公顷 % % 亩/人 %
2004 0.61 45.91 127.12 3.23 12.19
2005 0.62 45.79 128.32 3.21 12.38
2006 0.63 45.83 128.78 3.19 12.44
2007 0.67 45.83 126.12 3.16 12.51
2008 0.70 45.85 127.67 3.14 12.79
2009 0.83 45.25 128.38 3.08 12.19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在农用地投入方面,单位农用地农业机械动力呈历年缓慢增长趋势。在利用强度方面,人均耕地和复种指数两项指标历年来变化很小,平均分别保持在3.16亩/人和127.73%的水平左右。土地垦殖率从2004~2009年呈下降趋势,基本保持在45%的水平附近。有效灌溉率除2008年较之前年有提高外,其余年份的有效灌溉率变化不大,保持在12.40%的水平左右;在利用效益方面,单位农用地第一产值和播种面积单产历年变化相对不大,分别平均在0.26万元/公顷和128公斤/亩的水平左右。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长。
  综合以上的指标分析看出静宁县的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是呈历年上升趋势的。
  虽然近年来人均耕地有所下降,从2004年的3.23亩减少为2005年的3.08亩;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稳步增长,由2004年的1478.94元达到2009年的2327.629元,与此同时,单位农用地的第一产业值也持续增加,由2004年的0.19万元/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0.35万元/公顷,比2004年增长了84.21%。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3 2004-2009年静宁县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表
年份 人均耕地面积(亩) 农民人均纯收(元) 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公斤/亩) 单位农用地第一产值(万元/公顷)
2004 3.23 1478.94 120 0.19
2005 3.21 1581.02 122 0.21
2006 3.19 1690.27 126 0.23
2007 3.16 1810.84 130 0.29
2008 3.14 2079.50 135 0.30
2009 3.08 2327.62 138 0.35
  (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1、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评价
  (1)土地投入强度低
  2009年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为0.20万元/平方公里,2005年甘肃省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为904.75万元/平方公里,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静宁县对建设用地的经济投入水平小,对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低。
  2009年人均道路面积为9.84平方米/人,同期甘肃省水平为10.05平方米/人。根据未来发展计划,物流产业是静宁县重点发展的几大产业之一,道路是其中的根本。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静宁县交通建设用地投入较小,将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土地利用强度中等
  2009年人口密度为220.55人/平方公里,全国水平为135人/平方公里,高出全国水平,单从人口密度的角度来说,静宁县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2009年人均建设用地275.21平方米/人,甘肃省2005年人均建设用地为372平方米/人,低于2005年甘肃省人均建设用地水平;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60平方米/人,高出国家关于农村居民点50—150平方米/人的标准。说明静宁县的土地利用程度处于较低水平阶段。
  (3)土地利用产出不高
  2009年单位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产值为782.50万元/平方公里,2005年甘肃省平均水平为1660.67万元/平方公里。静宁县的水平远低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说明静宁县的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土地使用效率不高。
  2009年静宁县地均GDP为78.26万元/平方公里,高于甘肃省2005年地均GDP45.42万元/平方公里的水平。
  综合土地投入、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产出三方面的评价结果,土地利用为中等强度,但土地投入和产出不高,即建设用地总体集约利用程度不高。
  2、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动态变化
  选取能够反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的几个主要指标(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面积公路网密度、人口密度、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地均GDP、建设用地地均第二、三产业产值),根据静宁县历年统计年鉴及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统计出静宁县2004-2009年期间的各项指标,分析其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
  从2004年到2009年期间,在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上呈历年增加趋势,年均增长38.60%。反映在2004-2009年间对建设用地的投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方面,人口密度从2004的214人/平方公里缓慢增长到2009年的221人/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和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均呈现上升趋势,反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逐年下降;在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方面,建设用地地均GDP和建设用地地均第二、三产业产值2004 -2008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2009年建设用地的增加所造成;反映建设用地利用效益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加大而提高,但由于2009年建设用地的增加,本年度利用效益有所下降。但是其增长速度小于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速度,说明应该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益,在本轮规划期内,建设用地需求应以新增用地和存量挖潜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表4 2004-2009年静宁县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
年份 建设用地投入程度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 建设用地利用效益
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 人口
密度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建设用地地均GDP 建设用地地均第二、三产业产值
万元/公顷 人/平方公里 平方米/人 平方米/人 万元/公顷 万元/平方公里
2004 4.11 214 135.78 159.15 13.00 8.56
2005 5.55 214 126.99 159.63 13.14 8.14
2006 9.49 216 117.85 159.13 14.31 8.96
2007 12.78 218 114.19 159.48 16.26 9.50
2008 18.24 220 112.56 174.92 16.85 10.42
2009 19.99 221 176.50 260.91 12.89 7.82
  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实施
  (一)实施思路
  在静宁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国家紧缩“地根”的形势下,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土地供应方式,切实盘活存量土地,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全面落实“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建设增量和存量用地,解决土地供需矛盾,不断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程度。以此为指导思想,实施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路有:
  (1)根据潜力实现方案,确定静宁县规划期内潜力释放目标;
  (2)确定可调整用于建设用地的潜力规模;
  (3)按照优先利用、充分利用存量土地的原则,根据全县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及其释放规模、时序方案,核算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控制规模、时序及其占用耕地的规模与时序。
  (二)实施方案
  1、节约集约用地潜力释放目标
  根据节约集约用地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一方面要注重挖潜,充分发挥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满足建设用地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土地整理复垦,把集约化水平提高以后,多余的建设用地整理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实现资源的再生。根据节约集约用地潜力估算分析,节约集约用地潜力总规模是486.69公顷,全部为农村居民点,城镇建设用地及独立工矿用地无节约集约用地潜力。
  2 、可调整用于建设用地的潜力规模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圈”范围的加大,非建制镇变成建制镇,使农村居民点减少,考虑到静宁县的经济水平,村镇建设的实际情况,资金、技术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居民点大规模进行整理的条件还不具备,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减少规模所释放潜力约有20%的指标直接用于满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需要。规划近期按总潜力的40%计算,远期按总潜力的60%计算。因此,可调整用于建设用地需要的潜力释放规模分别为近期(2010~2015年)84.63公顷、远期(2015~2020年)58.40公顷,合计126.94公顷。
  (三)节约集约用地建议
  节约集约用地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要真正做到节约集约用地,就必须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保障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用地规划调控机制
  (2)建立健全政府用地行为制约机制
  (3)建立健全生态协调机制
  (4)建立健全土地市场运作效益机制
  2、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执法监督的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执法机制
  (2)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3、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的保障机制
  (1)建立责任考核机制
  (2)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4、不断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的保障制度
  (1)建立土地利用管委会制度
  (2)建立土地利用纳税制度
  (3)建立土地收益基金制度
  (4)建立土地利用审计制度
  参考文献
  [1]孙文盛.谁给我们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一百例[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2]关涛,宗晓杰.经营城市土地若干问题的战略思考[J].规划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