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文化活动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正文

我们生来如此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13
浏览: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

  一直觉得读书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作者在写书的时候,就是在做一次不可逆的思想展示。而我们,似乎追随着作者的人生轨迹,过了一遍别人的生活。就像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选择了一种做法,得到的就是一种结果。虽然,我们也可能“殊途同归”,但,不同的选择总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心理体验。

  作者在后记中说到,在母亲去世以后,自己一直都很后悔。后悔在讨论每一本书的时候应该说的却没有说,应该做的却没有做。(并非原文)每个人可能都会如此,在失去之后反复推敲自己当初的做法,懊悔于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事实是,无论怎样都不会做到完美。书中的母亲是一位全能、坚强而伟大的战士,似乎显得太过完美而不太能让人信服。但我觉得,这反而是真实的体现——如果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去考量,描写一位即将逝去的、与自己成长息息相关的至亲之人,不知不觉就会有一定程度的美化。何况,母亲本身就是一位够得上完美标准的人,除了她有很强的控制欲之外。

  作者用他和母亲共同读过的书籍作为本书中每一小节的标题。每一节除了讲述他们所读的书中的内容、他与母亲对于书的探讨,还穿插着母亲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母亲患癌症之后的点点滴滴。每一本书都有故事,每一小节也都随着时间顺序让我们看到作者和母亲之间那层特别的关系——只有两个成员的特殊读书会,似乎成了一种对抗死神的壁垒。(当然,我觉得更多的是逃避,这也是本书很真实的另一点,面对不可挽回的失去,心理逃避是必然的。)除了作为母子的相互照顾,这两位成员在读书会中尽可能多的分享着自己的观点,关于生命、关于生存、关于生活。其实抛开作者整个行文的笔触和作者对母亲形象某方面的刻意塑造不谈,这个故事是很有爱的。即将离世的老妇人,不管她生前多么有能耐——在晚年患上癌症时,和深爱的儿子一起阅读同样的书,一起探讨问题。在某一种程度上,我想,这是作为儿子的作者在努力地和母亲一起去面对死亡的一种方式。

  另外,太过坚强的母亲给人带来了很大的距离感,在文中作者尽管偶尔提及母亲的脆弱,(病痛的折磨,对于共同致力帮助阿富汗同事的担心等等)但这些脆弱似乎更加衬托了母亲的坚不可摧——在一般人无法忍受的病痛折磨下,她还坚持着参加聚会、举办纪念会,并且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忽略读书这件事。我们不能否认,身边不乏这样强大的人,但是这种强大,必然会拉大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在书中,有一个细节是很吸引我的。母亲在生病之后,为了让关心她的人都能够及时得到她的近况,决定开通一个博客。但是,她却执意要让儿子来替她写这个博客。后来我们都知道了,博客的内容是母亲自己写的,以儿子的口吻。写博客这件事并非什么严肃谨慎的大事儿,这一举动不仅仅体现出母亲强大的控制欲和每件事都要亲力亲为的好强心,我觉得更多反映出的是母亲的缺乏安全感。她似乎很怕lose control的感觉,她的阅读习惯也特别体现了这一点——凡书先看结局。她受不了未知的感觉,受不了自己无法明了和掌握事态发展的感觉。记得以前读过的心理学的书中有提到,控制欲是每个人的本性,谁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在正常范围内的控制欲只是自己心理的问题,而不能够真正控制事态的发展。通常内心有较强不安全感的人控制欲望也强烈一些,那些谨小慎微、追求完美、心里总不踏实的人更希望控制别人。控制欲强是内心恐惧的表现。(抄袭自百度百科哈哈哈)我也想起前些年很火的美剧gossip girl里面的Blair,看电影时都会先看结局,并且喜欢重复看已经看过很多遍的电影,因为她不用去接受一个自己想不到的结局。或许,这样做的原因也是她们懂得,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无法控制的,这种对于未知的恐惧感只好让他们抓紧那些能够管得到的人和事。

  然而生命的发展却是无限多元的。不可治愈的疾病会让人很快陷入多种情绪的挣扎里:理智的对待疾病本身、尊重医学的科学性、严格遵医嘱、对于生命终结的恐惧、对于未完成的遗憾、对于今后的担忧……此时将自己打造的理性、坚强确实是十分有效的自我保护的武器。书中的母亲直到去世也并未流露出软弱和惧怕,也许这恰恰是真实的——到最后,心里保护自己的城堡也未曾坍塌,她生来就是一个孤独奋战的骑士。

  是的,人生确实包含着悲伤、痛苦、遗憾和后悔,却也不负众望的赋予了我们勇气、热情、乐观和追求。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醉得厉害,迷茫充斥了我的内心,我失去了方向感。那一刻,我心知我的生活将会永远地改变,而且永远无法复原。

  面对死亡,我们也许会一直这样迷茫下去,就算经历了再多、再深刻的痛苦,我们也无法变得释然。死神悄悄逼近,我们谁也看不清它的面孔,是无尽的悲伤,还是凄冷的落寞?我宁愿相信,其中会夹杂着重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