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文化活动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正文

强化过程管理 全面有效地推进野外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13
浏览:

  今年是我队全面实施野外项目部标准化管理之年,各基层单位积极响应总队号召,认真贯彻落实《野外项目部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各项标准与要求。通过数月的推进,野外项目部标准化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取得了一些经验,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此项活动,全面有效地落实野外项目部标准化管理各项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总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从“学习培训、有效实施、检查整改、持续改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改进野外项目部标准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一、继续加强学习,深入教育培训,全面理解和掌握标准化建设各项要求

  《野外项目部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是各基层单位结合总队“三标认证体系”和野外生产管理实际,根据各类野外项目的特性和工作流程,经汇总提炼而成的内部管理程序和工作方法,是实施野外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案和行动指南,是项目部经理和员工的工作手册。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常遇到有的项目管理人员不清楚提供什么记录、什么资料供检查人员检查的情况,这说明项目部员工还没有充分掌握《办法》的规定要求,对《办法》的学习和理解不足。因此,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必须逐条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本单位标准化实施办法的要求和规定,这样才能在项目的具体管理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符合要求。

  各基层单位要以本单位《实施办法》为基础,对项目管理人员开展边工作边培训边检查和及时整改的“三边一及时”培训教育,从质量管控、安全生产、现场布置、责任意识、美学观念、内外协调、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强化项目管理人员的标准化管理责任意识;要针对不同工程类别,明确标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把握管控的重要因素。主管领导和项目经理要推动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常态化,并将学习和培训结果纳入考核管理中。野外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项目管理人员明白在什么阶段,什么场合,由谁去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我队野外项目管理水平的效果。

  二、强化过程管理,全面有效地实施野外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

  野外项目标准化建设涉及质量、安全与环境、现场布置、组织管理和内外部协调五个方面的管理要素,项目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实施办法》要求,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不能停留在“填写记录”的形式上,要按照每项要求的实质意义实施管理,取得项目管理的实际效果。以施工项目管理的“项目会议”要求来说,它是项目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是项目管理的一种方式,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一个“会议”,填完“会议记录”了事,而是要从信息沟通、信息汇总与处理、分析研究、下步决定等方面开好项目会议。例如施工项目会议内容可确定以下几点:1、当日或前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没有完成的原因分析或解决办法;2、部署下一日或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或工作计划,落实并解决按期完成任务的相关措施;3、项目质量、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4、项目安全管理和现场布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5项目部内部人员、组、队之间协作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协调,项目部与驻地村民、业主、政府、上级部门需协调沟通的问题与解决办法;6、其它问题等。

  而测绘院野外项目部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现行特点和管控要素,把项目会议内容确定为以下四项:1、工作计划内容及工作量;2、工作计划实施完成情况;3、遇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4、其它问题等;会议记录则以记录表的格式形成记录,实施起来简单易行,实施效果事半功倍。因此,项目会议召开的频次、记录的形式可以灵活,重在统一思想认识,形成结论,贴合项目管理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起到管理实效。

  又如,在安全管理中推行的每日安全提醒或岗前五分钟安全提醒制度,其目的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强化员工对危险源的判别和应急处置能力,并要求做到每日提醒和被提醒人签字。但如果仅仅是留下了“签字记录”,未起到真正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以及危险源辨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话,就会事与愿违,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在质量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办法》要求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严格执行到位,否则就有可能形成隐患,造成质量或安全上的事故。因此,在野外项目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每一过程、每一工作环节,按照要求落在实处,所做的每项工作都必须达到实际效果,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野外项目部标准化管理工作。

  三、完善检查和整改机制,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检查是保障和验证野外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实施效果的重要过程。野外项目部标准化检查工作的实施可分三级:一级检查由总队相关管理部门开展,主要通过抽检、例检等形式监督和评定项目实施过程中,在质量、安全与环境、现场布置等方面存在的系统性问题。例如在活动初期,总队组织进行检查过程中,有许多项目管理人员都不知道标准化管理应该具体做什么,这就是系统性问题,反映了二级基层单位内部对项目经理、员工的培训不到位,实施人员不明白:“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二级检查由项目实施单位执行,主要起到“验证、监督、调整、整改”的具体作用,是基层单位对野外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二级基层单位要充分发挥作用,检查不能断档、整改及时跟进,与项目部形成紧密协同,既不能不检查或是少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不及时整改并跟踪评判;也不能只检查不监督整改,致使检查出来的问题反复出现。这不仅会影响标准化管理活动的正常实施,更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管理。三级检查由项目部管理人员实施,主要责任是严格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并进行符合性检查,对不满足要求的工作立即予以整改。检查过程应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形成边工作、边检查、边整改的良好工作习惯。

  要加强管理整改过程,对现场能解决的问题,项目部要及时整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重大质量、安全等方面问题的整改,项目部应提出整改计划并上报上级管理部门,整改结束后提交整改评定报告,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检查验收。

  要强化项目实施单位对标准化管理过程的检查、监督和整改职能。项目实施单位应成为标准化管理活动的实施、检查、监督主体,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控流程和监督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和权限,不能笼统一句话“由谁谁谁负责,或出了问题由谁负责”就完事了。

  四、完善记录文件,促进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

  记录文件是管理体系实施情况的有效证据,是实施管理过程的再现,也是检查过程的依据。野外项目标准化管理过程记录主要有管理类记录(如会议记录、培训记录,施工(工作)记录)和检查(验)记录如各类检查(验)表等。记录控制是标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项目管理人员一定要改变“只做事不留记录”的不良习惯。

  这里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实施办法》中的各项记录要求,无论是质量管理还是安全与环境管理,每一过程记录均是“三标认证体系”规范要求实施的工作,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应严格、认真、准确地实施,一定不能马虎。例如地灾防治工程施工记录表格就应将施工的每一个施工环节记录清楚,在什么时间用什么设备什么方法,施工了什么工程,工程量是多少,所用建筑材料是什么,数量是多少,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施工组长等都要一一记录清楚。又如施工质量检验记录表格中的主控项目是刚性要求,必须达到要求,如果一项达不到,该项检验即为不合格,就必须返工整改。因此,记录表中要求的各项记录要素不能随意删减,必须严格执行。经验表明哪项要素控制不够就有可能在哪方面形成隐患,甚至造成质量或安全方面的事故。

  其次,记录控制不能只为了应付检查而“填写”记录,记录的目的是获得“有效地控制”和“有效的证据”,否则就成了工作中累赘的“形式记录”了。例如有部门在填写“合格承包方评定表”记录时,对承包方资质、人员、设备、业绩等方面的评定均填写为“合格”二字,然后相关领导“签字”,不同承包单位是清一色的填法。这种评定表的实际控制意义有多大呢?如果对一个承包队伍的能力、水平掌握不够的话,又如何带领这支队伍按要求完成工作呢?所以,项目管理人员应认真分析,严格避免同类现象的发生。

  最后,还得端正思想认识。部分项目管理人员认为野外项目标准化管理办法要求的检查记录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而且还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再以《实施办法》中现场布置方面来说,其各项要求的实质意义不仅由质量管理、安全与环境管理等的本质要求决定,而且还直接反映着项目实施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和人员的管理素质,更重要的是,还与项目实施单位今后的市场管理和市场发展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

  系统管理认为,过程管理始终由计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并通过这四个环节构成一个动态循环并呈螺旋上升的系统化管理模式。野外项目部标准化管理实际上就是以“三标认证体系”为基础,以规范为依据,结合总队实际管理经验建立起来的系统化管理模式,其本质是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就管理体系而言,其关键环节是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因此,在标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要积极地投入到标准化管理活动中去,不能被动地应付检查而为,而应以项目的实际管理出发,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而为。

  我队实施的野外项目部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管理工作,各级管理人员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握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强化过程管理意识,不断探索和总结管理经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全面有效地提高我队项目标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