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技术及理论成果
地质风光
矿物晶体及标本展示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及理论成果 > 正文

甘肃省徽县金滩子金矿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来源: 地勘院
发布时间:2018-10-16
浏览:
  摘要:金滩子金矿位置处于西秦岭南带北部近东西向印支期复杂褶皱带的东部,甘肃崖湾-陕西尖峰垭锑汞金成矿带东段。

  关键词:金滩子金矿;矿床特征;找矿标志

  该区为南秦岭褶皱带成矿条件较为有利的区段之一,矿产以金、锑、汞为主,其次为铁等矿产。区内目前所发现的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石炭系和泥盆系中,矿床(点)的分布和产出受中酸性小岩株和区域断裂构造的控制作用较明显,尤其是中酸性小岩株与金成矿作用关系非常密切。矿体的空间产出和分布特征主要受断裂构造蚀变带和岩体接触带、褶皱构造等地质因素所控制,这三种地质因素相互叠加复合部位多为矿化富集地段。

  1、矿区地层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均为石炭系岷河组(Cm),为一套沉积碳酸盐岩建造,按岩石组合特征可分为两个岩性段八个岩性层,从新到老依次为:

  1.1 C4-4 m:分布在矿区中北部的金滩子-大汤里一带,岩性为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厚度大于300m。

  1.2 C4-3 m:分布在矿区中北部的金滩子西南一带,分布面积很小,岩性为灰色薄-中层状灰岩,厚度大于200m。

  1.3 C4-2 m:分布在矿区西北部的道角里-魏家房背后、矿区西南至东中部的三滩-蝉黄滩一带,为矿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层单元,灰黑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厚度大于500m。

  1.4 C4-1 m:分布在矿区西北部的南天门-桦柳、矿区东南部的木竹滩-混人滩一带,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厚度大于200m。

  第三岩性段分为一个岩性层,分布在矿区中北部的草林坡-金滩子-大汤里一带,约占全矿区总面积的6 %。

  1.5 C3 m:岩性为灰色薄-中厚层鲕状灰岩,厚度150m。

  第二岩性段分为三个岩性层,分布在矿区中西部的菜子坡-柳树垭一带,约占全矿区总面积的4 %。

  1.6 C2-3 m: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厚度大小50m。

  1.7 C2-2 m:岩性为灰黑色薄层状灰岩,厚度大于80m。

  1.8 C2-1 m:岩性为灰色厚层状灰岩,厚度大于100m。

  第四岩性段分为四个岩性层,在全矿区均有分布,约占全矿区总面积的90%。其中C4-1 m、C4-2 m为矿区容矿地层,矿化赋存于断层角砾岩,碎裂岩中,与地层岩性无明显的相关性。

  2、矿床特征

  2.1矿化带特征

  根据矿区内矿体的分布特征和控矿因素,目前共发现和圈定3个金矿化带。各矿化带的特征如下:

  2.1.1Ⅰ矿带分布在矿区北部的道角里-南天门一带,矿化带近东西向展布,长约1500m,宽100-500m;矿带的分布受两条断裂及其上下盘次级断裂所控制,带内矿化强度总体较弱,目前所发现的矿体规模一般较小,矿体的产出主要受北西和北东向断裂所控制。

  2.1.2Ⅱ矿带分布在矿区中北部的金滩子一带,矿化带呈近东西向展布,长约800m,宽30-130m;矿带的分布受金滩子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带内矿体均产出于岩体内外接触带内的断裂破碎带内。

  2.1.3Ⅲ矿带分布在矿区南部的三棱梁-混人滩一带,矿化带呈北西向展布,长约1000m,宽30m±;矿带的分布主要受一组北西向的断裂破碎带所控制,矿体主要产于断裂带内,该矿带内矿化总体较强,主控矿构造与矿区西侧邻区的头滩子金矿主控矿构造相一致,是区内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化带。

  2.2矿体特征

  矿区目前共圈定金矿体17个(表1),即Ⅰ矿带6个,Ⅱ矿带7个,Ⅲ矿带4个,其中以Ⅰ-1、Ⅱ-1、Ⅱ-2、Ⅲ-1等矿体规模较大,以下将区内主要矿体特征详述如下:

  表1 金滩子金矿矿体特征表

  2.2.1Ⅰ-1矿体

  分布在矿区西北角道角里一带。矿体的分布和产出受一组北东走向的断裂破碎带所控制,产于断裂带内,其产状与断裂一致,产状90-100°∠50-75°。地表经CK201-1、CK199、CK193等工程控制,地表工程间距为35-45m,矿体地表控制长度160m,体厚度1.36-2.59m,平均厚度1.98m;矿体形态较为简单,总体呈较稳

  2.2.2Ⅱ-1矿体

  分布在矿区中北部的金滩子一带。矿体的分布和产出受一组分布在金滩子小岩株内接触带内近东西走向的断裂破碎带所控制,矿体产于断裂带内,其产状与断裂一致,产状90-100°∠50-75°。地表经CP1、TC202、TC219等工程控制,地表工程间距为20-50m,矿体地表控制长度115m;矿体厚度1.48-3.30m,平均厚度2.33m;矿体矿化特征及含矿品位总体变化较小,矿石以破碎带蚀变闪长岩型矿石为主,矿体与围岩界限清楚;矿化总体较为均匀,含矿品位特征为:单工程金平均品位2.83-7.00×10-6,矿体金平均品位为4.96×10-6。矿体形态较为简单,总体呈较稳定的薄脉状,厚度沿走向变化较小,在矿体东端出现分枝现象。

  2.2.3Ⅱ-2矿体

  分布在矿区中北部的金滩子一带。矿体的分布和产出受一组分布在金滩子小岩株接触带内近东西走向的断裂破碎带所控制,矿体产于断裂带内,其产状与断裂一致,产状90-100°∠50-75°。地表经TC216、TC201、TC220、TC219、TC224等工程控制,地表工程间距为35-120m,矿体地表控制长度310m,该矿体是区内目前圈定出规模最大的矿体;矿体厚度1.18-4.22m,平均厚度2.20m;矿体矿化特征及含矿品位总体变化较小,矿石以矿石为主,矿体与围岩界限清楚;矿化总体较为均匀,含矿品位特征为:单工程金平均品位3.16-7.10×10-6,矿体金平均品位为4.55×10-6。矿体形态较为简单,总体呈较稳定的薄脉状,厚度沿走向变化较小,在矿体中段出现分枝现象,沿走向具膨大收缩现象。

  2.2.4Ⅲ-1矿体

  分布在矿区南部的三棱梁-混人滩一带。矿体的分布和产出受一组北西西走向的断裂破碎带所控制,矿体主要产于断裂带内,其产状与断裂一致,产状90-100°∠50-75°。地表经TC18、CK24、TC28等工程控制,地表工程间距为70m±,矿体地表控制长度215m,矿体厚度0.85-5.14m,平均厚度3.16m;矿体矿化特征及含矿品位总体变化较小,矿石以构造角砾岩型矿石为主,矿体与围岩界限清楚;矿化总体较为均匀,含矿品位特征为:单工程金平均品位6.29-19.44×10-6,矿体金平均品位为8.81×10-6,该矿体是区内目前圈定出矿化最强的矿体。矿体形态较为简单,总体呈较稳定的薄脉状,厚度沿走向具一定的变化,沿走向具膨大收缩现象。

  区内所圈定的其它矿体一般为单工程控制或规模较小,矿体长度45-310m,平均厚度0.45-4.26m;平均品位2.92-17.13×10-6,单样最高品位23.06×10-6。其余矿体特征详见矿体特征一览表(表1)。

  2.3矿石的矿物成份

  矿石矿物成份较为简单,金属矿物以褐铁矿为主,其次是黄铁矿,及少量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贵金属矿物为自然金;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是方解石及少量长石、泥质等。矿物的相对含量见表2。

  表2 矿物相对含量统计表

  3、找矿标志

  1、地层岩性标志:下石炭统岷河组第四岩性段海相浅灰色、灰色灰岩是矿区主要的含矿地层。

  2、构造标志:近东西向区域断裂带及其与北东向、北西向或环状断裂复合部位。

  3、岩浆岩标志:各种脉岩发育地段,特别是断裂带内脉岩分布区。

  4、围岩蚀变标志:红色蚀变带(褐铁矿化带)、白色蚀变带(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及风化破碎带。

  5、地球化学标志:土壤测量Au、As、Hg、Sb、Zn组合异常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标志,其综合晕圈的浓集中心往往是金矿化部位。重砂黄金异常,对本区找金具有特殊意义,根据异常特征可快速圈定矿化有利部位。

  6、古采硐标志:区内有古人采金遗迹,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 王义天,毛景文,陈文,杨富全,杨建民.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成矿作用的构造制约[J].岩石学报,200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