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文化活动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活动 > 正文

了解别人的人生,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来源: 灾防院
发布时间:2017-12-11
浏览:
  人物传记不是非读不可。一个可能在时间上、空间上都离我们很遥远的人,一个在我们生活之外的人,我们去读他的故事,了解他的人生,究竟是在读些什么?

  人们生来就对他人的生活有好奇心,这种有些暧昧不清的心态在与自己有关的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打听消息、分享八卦、交换秘密……分享、倾听与传播构成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当我们想去了解一个在我们生活之外的人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我们依然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吗?

  我觉得未必。伟大人物、成功人士和风云人物的生活细节,能成为谈资,让人们津津乐道。但除了满足那颗八卦的心之外,我们可能更想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塑造或成就了这样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或选择时,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让人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样子。从这个层面来说,读个人传记和读历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历史是人的历史,人是历史中的人。汇入历史长河的每一滴水,都有需要被理解的意义。 之前网络上流传过一句话“听过那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人生”。从表面来看,多数人物传记似乎是更直观的“大道理”,传记中人物的经历、经验,他们的成功、失败,自成一体地摆放在读者眼前。这些都是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的人生剧本。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生来平等,差异却先天存在。只有先承认这种差异,坦然地接受生命资源投射的不平衡,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定位自己的目标和生活状态。那么,既然我们如此不同,别人的人生经历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

  我有过很浅显的经历。

  2001年,我刚上初中,那年有一本书非常火,叫《哈佛女孩刘亦婷》。书的作者是刘亦婷的母亲和继父,书的封面上写着“素质培养纪实”的副标题,主要内容是刘亦婷的母亲讲述自己如何教育和培养女儿、女儿最终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特招录取的过程。这本书出版后,家长们纷纷购买,回家后自先己阅读,然后要求孩子读。因为刘亦婷的经历,那几年国内掀起了更猛烈的留学热潮。

  毋庸置疑,这本书我也读了。当时我妈把书买回家,自己认真研读完之后给了我。今年早些时候,我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17年前火遍全国的刘亦婷的现状。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里面提到的几个采访对象,他们都曾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的读者。

  他们讲述了这本书(确切地讲,是书的主人公刘亦婷)当年对自己的影响。一位采访者提到,刘亦婷为了锻炼意志力手捏冰块20分钟,而他能够坚持30分钟,当时他以为自己也能考上哈佛;另一个男孩,他的母亲在读了这本书后坚信“我儿子也能这么优秀”,执意将他送到美国上学;还有一个女孩说,这本书是母亲送给自己的,书的扉页上写着母亲对自己的期望:“妈妈相信你也这么优秀。”并且母亲还将她转学到了刘亦婷读过的中学……

  我没有捏冰块,没有转学,也没有出国,我妈妈当时给我这本书的时候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有空看看这本书,可能对你有帮助。”所以,我也没考上哈佛。但不要紧,这本书没白读。我记得书里有一段,写的是刘亦婷如何对付偶尔的失眠:睡不着的时候,闭着眼睛躺在床上,边勾脚趾心里边默数:1、2、3、4……这样数着数着,很快就会入睡。直到现在,每次睡不着的时候,我还是会用这个方法助眠。 除此之外,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影响大概有: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很强的自主能力。

  在我的印象中,刘亦婷的学习非常主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计划自己的日程安排。我当时对此很佩服,也开始规划自己的时间。每逢放假都要自己制定时间计划,连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也要事先写好一个人物地点时间表。我还有一个账本,记录自己零花钱的去向,还有自己所买物品的构成(很像今天的支付宝月账单分析)。虽然计划本和账本最后都不知所终,我如今也想不起来上面具体写了什么内容,然而,这些小习惯对于今后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的我,虽然算不上时间规划意识非常强的人,但喜欢做计划、做预算、做归纳,有条不紊地完成某件事,却成了一个习惯,保留了下来。

  如今,我没法简单地说这些影响是好还是坏,但是它们真实存在。对于书的具体内容,我的大脑已记不起来了,但我的思维和意识还隐约留有它的影子,并因此而影响我的行为。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留下专属的印迹,一点一点地填充和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但读人物故事的独特魅力在于:我们读一个人的生活和经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是为了满足并不完整的自我;我们去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也仅仅不是出于模仿和学习的目的,而在于理解他做的每一个决定背后的逻辑,内化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给自己提供多元化的视角去看待个人、历史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