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答
交流合作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管理交流 > 正文

人文关怀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来源: 地勘院
发布时间:2021-04-13
浏览:
       摘要:情感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情感需要,突出人在企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人的自尊和全面发展的要求,重视员工参与管理的作用,增强员工以企业为家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致力于培植企业的亲和力,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情感管理;实现途径
       一、情感管理的概况
       1、情感管理的简述及其发展
       情感管理的兴起,是西方国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延伸。它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提出来,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以管理制度完善著称的美国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失业增多,而日本企业却蒸蒸日上,众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现:日本企业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管理者用尊重、信任与关心来与员工沟通感情。他们认为人最富于感情,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若企业给员工一份关怀,员工便会以十倍的干劲报效企业。
       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就谈到人类有五个基本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当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而一旦得不到满足,一个基本的现象就是对公司忠诚度的下降,一个极端的现象就是辞职。这种“工作性”工作观向“精神性”工作观的改变,要求企业设计出更好的满足员工多种需要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中得到的满足度。在管理方法上,更多地要求实行“人性化”管理,利用情感管理来维系员工的忠诚度,提高工作的即时满足度,体现工作本身的价值。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也成为管理界普遍关注的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伦理型文化往往要依赖情感的纽带来维系。中国古代先哲对情感管理的作用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从“爱民”到“视卒如爱子”的倡导,种种见解与现代的情感管理理念如出一辙。情感管理的本质就是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尊重人就意味着有效满足一定对象在特定情境中的合理要求。尊重人,不仅要求企业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劳动成果和价值,还需要企业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公平、公正的制度和待遇,良好的沟通环境给员工以光荣感和成就感。
       2、情感管理的概念
       一般认为情感是天赋的特性,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的一种生理的反应。但对于什么是情感管理的问题,却给人一种都心知肚明,但又说不清楚或讲不透彻的感觉,因此,有人认为情感管理就是对员工的“感情投资”;有人认为情感管理就是我们计划经济年代非常有效的、可以使人不计报酬、忘我工作的“做思想政治工作”;有人认为情感管理就是将情感融于管理中;还有人认为情感管理无非就是人们熟悉的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如此等等。
       所谓情感管理,就是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充分考虑员工在企业各方面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级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正面情感的反应,从而自愿为企业服务,同时也满足员工自我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以此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
       我们地质勘查企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员工要常年流动,钻山沟,住陋屋,战严寒,斗酷暑,无所谓快乐的星期天,无所谓轻松的节假日;碰上急、难、险、重任务,为了抢工期赶进度,工作常常连轴转;施工驻地变动频繁,而且大多远离城市、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文化生活单调。这样的工作、生活环境下,情感管理作为人本管理的一种模式,无疑能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
       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
       1、在企业文化中的重要性
       企业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人文关怀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础保障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甚至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人文关怀能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减少甚至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和谐的集体是最有可能创造更多价值的集体,因此人文关怀是企业健康成长、站稳市场、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从长远来说,当企业长期践行人文关怀已形成浓郁的氛围,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带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永葆魅力的重要因素。这种人文关怀还具有传递性,能通过企业产品无形中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实现良性循环,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和形象。人文关怀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员工,无论身处何职,若能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力,那么企业的效益就能提高。人文关怀恰恰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促进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同时人文关怀能让企业始终处于和谐温馨的环境中,能提升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团队凝聚力。和谐的团队,彼此间的互助互促,能推动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人文关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注重人文关怀,管理者与员工应做到平等和谐相处。
       而情感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技术专长,激发他们满足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主、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员工的集体意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内凝聚力和竞争力,推动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文化对企业人的心理、需要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导引规范激励等制约和影响作用,情感管理正是要利用文化整合功能,使企业人的文化特质的培育与成型、价值观的塑造,都受到有利于个人发展和企业目标实现的积极的文化熏陶。因此,对于企业文化来说,有效实施情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2、在企业沟通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企业沟通管理中,情感管理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亲善的沟通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员工的需求,更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员工更加自愿地努力工作。把握情感管理首要的是从倾听开始。具有成就感的管理者会认为倾听别人的意见比表现自己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适时地赞誉别人也是管理中极为有效的手段。在企业管理中,扩大管理的透明度,让员工参与管理并多了解企业管理信息,能增强企业员工的参与感和信心。企业要敢于释放员工的能量与想象力。如果员工处于一个自由宽松、有机会真正参与的环境之中,他们将会发挥更大的潜能。
       3、在企业组织整个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企业管理中,情感交流能给人们提供共同表达心愿和才智的机会和心理感应,它使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兴衰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承担者;它能提高工作效率,带来经济收益。“情感管理”与“强权管理”所发出的能量之收效是不同的,强权管理——硬措施迎来的是无声的抵抗,情感管理——软措施获得的是会意和共鸣。特别是目前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年轻员工和知识型员工越来越多,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和兴趣为向导,从事具有一定挑战型和创造型的工作。他们强调自我引导,渴望有宽松的组织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灵活的工作时间、宽松的工作环境等等。因此,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要能做到“乐士之乐而乐,优士之优而优”,那么就能达到天下贤士的忠心。正因为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注重对知识型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让他们在舒适的环境中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一个企业只有在平时注重人文关怀,这个企业才有生命力、战斗力和发展力,才会在危机考验面前站得稳、活得长、走得远,确保长盛不衰。企业人文关怀的现状流于形式,缺少温情虽然许多企业管理者已经逐渐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中,确实存在着平时不注重沟通交流和情感互动,没有及时了解员工实际情况,只在节假日进行礼节性慰问、或到经济困难家庭送去慰问物品等形式上的人文关怀。由于这种关怀没有建立在良好沟通、情感交流和及时帮助的基础上,没有走进员工的内心世界,因此,不仅不会增强企业凝聚力,反倒给员工造成负累,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目前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人文关怀几乎成了工会的代名词,每当员工遇到困难或重大疾病,企业党组织都会派出工会工作人员,或送去慰问金,或带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这种形式简单的物质关怀,与员工真正需要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人文关怀还有很大差距。关注外在,忽视心理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压力都在与日俱增,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已经上升到了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的位置。但是,企业人文关怀的现状是,管理者很少注意到企业员工的潜在心理危机,富士康连续坠楼事件就是典型案例。生命的尊严、价值的满足、心理的承受力,这些心理学术语不应仅仅停留在学术领域、教育领域,更应引起广大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加强企业人文关怀的几点建议要坚持物质关怀与精神促进同步实施在企业管理中,人文关怀综合体现在物质关怀和精神促进两大方面,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缺少物质关怀的人文关怀是无水之舟,缺少精神促进的人文关怀是涸辙之鲋。企业员工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需要生活,需要面对柴米油盐,因此人文关怀的外在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物质关怀,东西不在多寡,而在于其对员工温暖和帮助的象征意义。企业员工处于不同的岗位,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不尽相同,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千差万别。企业管理者在做好物质关怀的同时,应更多地考虑员工内在的精神需求,通过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促进员工的精神富有。要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员工负面情绪因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每一个社会中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负面情绪,他们或者焦虑、烦躁,或者压抑、彷徨。现代企业员工多为高学历,他们更善于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会给企业带来潜在危机。因此,企业要着眼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自身持续发展,注重调查了解员工实际心理状况,并有的放矢地成立心理咨询工作室,发挥心理咨询职能,组织开展有趣的集体心理疏导活动,润物无声地解决职工心理危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努力构建蕴含人文关怀的机制与文化企业实施人文关怀,不能只喊口号,不见实际行动。而要注重在制度规范和文化建设上有所作为。如在建立健全晋升制度过程中,将是否真正做到人文关怀作为考核条款;在日常工作流程的建立、标准的确定、内容的讨论过程中,充分考虑员工的身心状况、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努力构建温暖友爱、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优秀文化,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强人文关怀的具体途径
        1、管理者要成为情感教练
        要加强员工情感管理,各级管理者的情感以及对情感的看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对于像情感管理这样的新事物来说,其成败首先取决于是否有高层决策者的支持。另外,只有当各级管理者具有较强的情感能力,才能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对员工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情感状态,还要充分认识到情感管理的重要性,真正掌握情绪在工作中发生和变化的规律,这样才能扮演好情感教练的角色,帮助员工正确处理情绪问题。
        2、加强员工情感智慧能力的学习和训练
        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与情感智力有关知识的教育,把情感能力的拓展训练作为员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帮他们了解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绪问题,教他们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来提高感知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并掌握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及自我激励的技巧,例如:怎样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怎样对待情感波动,如何战胜压力和焦虑,如何积极交往,如何跟同事共享成功喜悦,如何培养相互的信任感,如何激励自己与他人等。
        3、尊重员工的权利和人格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人不仅有生理、安全、家庭等需要和欲望,而且有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欲望。在我国,企业家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让职工感受和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尊重职工的人格,让职工感受和认识到自己与企业领导人地位相等、语言相通、感情相融,是对职工最大的尊重,也是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感情投资。切实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价值,尊重职工在管理决策中的主体地位,从各方面维护其民主权利,以真诚和平等的态度开展各项工作,使广大职工普遍感到欣慰和满足,内心充满与企业管理者同命运、共患难的真挚情感。
        4、工作上对职工信任和支持
        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力和地位,要通过实际工作来体现。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只有在工作上信任和支持职工,才能进一步融洽感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职工的参与热情得到满足,工作积极性得到发挥,有力地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5、加强管理中对员工情感和生活的关怀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问题,牵动每一个职工的心。在新的时期,必须真心实意地从生活上关心和照顾职工,以此来培养增进与职工的浓厚情谊。企业应以热爱之心关怀职工,尽力为职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其排优解难。从职工住房到修建文化活动设施,从青年职工的恋爱婚姻到子女的人托、上学、升学,从干部家访到看望生病住院职工制度,桩桩件件,包含了企业对职工的一片爱心、一腔真情。这不仅使广大职工与企业家感情交融,也激发了职工爱厂、爱岗的主人翁思想和工作热情。
        6、开诚布公,倾听意见
        各级管理者要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创造机会让员工们充分发表意见。企业生产经营的形势是与每个职工休戚相关的,公司的每一步发展都要让每个职工理解,员工只有知情明理,才能立足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的企业在公司范围内普设总经理信箱,职工心中有不快之事,有建议要提,可越级向上级反映,形成快捷反馈渠道和机制。有的企业重视问卷调查,经常了解职工想什么?职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是什么?怎样的干部受职工欢迎?什么事使你最高兴?什么事使你最烦恼?你想出什么好意见来促进企业提高效益?一期一期的思想动态调查,不留姓名、不记单位,大家畅所欲言、实话实说,调查的结果既实实在在又富有针对性。公司对职工的意见或建议,都要落实处理,不管涉及到什么职能部门,都不能推诿、扯皮,要最大限度地让职工减轻思想负担、生活负担,集中精力投入生产,心情舒畅地为公司贡献效益职工的情感,是当前形势下一种亟待开发的人力资源。情感对职工的思想理念和敬业精神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地勘企业常年在外施工、工作条件艰苦,应更加注重对职工进行情感管理。
 
参考文献:
[1]孙健敏.人力资源管理(一)[M].员工培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滕清安.邹国良.企业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12年5月第23卷第3期
[3]王爱林.企业吸引人才之良策[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2月
[4]王华伟.论企业吸引人才观[J].煤矿现代化.2007年第2期
[5]袁秀梅.积极探索企业吸引人才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第三产业.2017年第8期
[6]张红芳.论中小企业留住人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16年1月第32卷